膨胀剂的由来
水泥在水化过程中,由于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反应所引起的体积收缩,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收缩开裂,这是混凝土材料的致命缺点。特别是在防水工程如地下、水工、海工、地铁、隧道、水电、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以及二次灌注工程中产生结构开裂,将会造成严重的质量缺陷,由此引出了膨胀剂的出现。
膨胀剂的发展历程
1936年,美国科学家使用钙矾石类(即硫铝酸钙类)膨胀剂配制自应力混凝土。
1958年,美国人a.克莱因研制成功了一种硫铝酸盐型水泥,取名k水泥,并取得了膨胀水泥的专利。
1970年,日本小野田公司还成功开发了石灰系膨胀剂,即为氧化钙类膨胀剂。
1979年,吴中伟先生撰写的《补偿收缩混凝土》专著出版,这是我国科学界首次提出补偿收缩混凝土理论。
1985年,在吴中伟院士的指导下,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研制成功uea、aea、cea等多个型号混凝土膨胀剂。
20世纪90年代后期,美国的p.k.mehta等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问题,提出了在水泥中掺入5%mgo的设想,并由此诞生了氧化镁类膨胀剂。
2001年,国内严格意义上第一部相关标准建材行业标准jc476-2001《混凝土膨胀剂》颁布实施。
2009年,国家标准gb23439-2009《混凝土膨胀剂》颁布实施。